李冰不出场时,人们大多期待布克和克莱抗起球队的核心,但实际上,人们忽视了奇才另一位得分高手,博扬博格达诺维奇。
博扬自己在大多数时间里也都习惯了这种忽视,人们常常把博扬和勇士队的巴恩斯联系起来比较,都是球队阵容中的第四点,都十分重要又没那么重要。
但李冰总是有很清醒的认识,克莱、博扬对于球队而言都很重要,都是球队战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替代品在市场上也很难寻找。
今天如果说上半场是克莱的表演,18投12中,三分球7投3中,半场27分。
第三节变成了博扬的个人秀,先是一次底角接到布克的分球,轻松空位三分投篮命中。
接着博扬秀了一波自己的持球单打技巧,先是边线接球虚晃一下,给到对手一个自己要三分出手的错觉,接着博扬轻松绕过迈基吉的防守,沿着底线运球一步来了一次精彩的滑翔暴扣,上前协防的约什-麦克罗伯茨被博扬轻松撞开。
博扬有着很出色的身体天赋,绝不像很多人印象中的身体力量弱的球员。
开场连得五分,布克也注意到了博扬的活跃,接着布克给了博扬一个手递手,博扬打了麦克罗伯茨一个错位,运球后撤步三分出手,再次命中。
技术动作十分娴熟,完全不像是一个平时以接球跳投为主的球员。
科尔也笑着鼓鼓掌。
第三节奇才在博扬的带领下再次打出标准的一波流,将分差拉开到26分之多。
博扬单节10投6中,三分球4投3中,拿下15分,4个篮板。
科尔笑着和克莱、博扬分别击掌,李冰也拍了拍博扬的后背,“博扬,你这技术动作都掌握得很好呀,以后要大胆持球进攻。”
博扬笑了笑,“我还是更喜欢等你的分球,能打简单的,谁愿意打复杂的进攻。”
李冰听过后也十分受用,一旁的科尔也若有所思。
今天李冰不在场,科尔甚至有一种更加指挥地得心应手的感觉,现在克莱还没有进化出浪投的进功技能包,还是一个标准的机会型球员。
球队指挥官布克也缺乏单打能力,更擅长打战术球和弧顶发牌。
每次布克在场时,奇才的进攻就会变得更加有板有眼,队友跑位失误,李冰不在时,也只有布克一个人能把战术刻在脑子里,准确的指出每个人跑位的问题。
博扬就更不用说,更是团队球员,绝对不愿意“一扬迁徙”。
以克莱、博扬、布克为核心,这样一支球队,也可以在联盟打出名堂来。
但就像博扬所说,李冰的存在,让奇才的很多进攻简单化,更容易找到机会,特别是球队战术打出问题时,李冰才是那个给球队基本盘兜底的人,让每个教练能把提着的心放下。
李冰和科尔合作的第四个赛季,双方都很有分寸感,也很考虑团队利益,考虑更多队友的想法,两个人都已经磨合得更加纯熟。
他们不再是第一个赛季的激情四射。
也不再是第二个赛季的争吵多过讨论。
甚至不是球队第三个赛季时,两个人表现出的共克时艰,艰难度过失去伊戈达拉后球队的转型。
第四个赛季,两个人都更加从容,有时场上李冰只要看到场边科尔的一些不自觉地动作,就已经知道了教练是想要提醒自己。
但很多矛盾,科尔和李冰只是不说,不代表不存在,两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观点,来更艺术地化解矛盾。
科尔已经逐渐接受了自己的核心球员,他更加自我,更加愿意在团队的基础上,强调个人的勇力。
但一名像李冰这样的运动员,愿意为了团队做出足够的改变,这已经难能可贵了。
一整节的垃圾时间,场边的乔丹看着奇才队若有所思。
奇才的老板可是从来不插手球队运转。
甚至球队内部已经达成了对于决策的很多共识,总经理格伦菲尔德,主教练科尔,球队战术核心李冰,三个人各司其职,都能很好地扮演好角色。
相反乔丹正在插手球队的方方面面,估计哪怕是有机会和李冰合作,乔丹也不会愿意放权,这样的老板也正在让黄蜂的上限变差,毕竟乔丹的管理水平可是有目共睹的。
……
最终奇才轻松大胜黄蜂,全队克莱、博扬、布克、钱德勒以及替补出场的瓦兰丘纳斯、米德尔顿,6人得分上双,奇才的几名今天复出的主力算是打爽了。
作为对手,黄蜂只能暗自舔舐自己的伤口。
赛后接受采访时,乔丹终于也想通了很多事情,明确表示,“作为黄蜂的老板,我愿意与自己的球队共进退。
但球队有一些管理问题,我们会逐步调整。我要向我的对手学习,这是我做球员时就有的习惯。
我要学习奇才的建队思路,他们从来没想过什么大牌球员的降临,他们自己去选秀,去培养,这样一支球队,我想他们的成功是更有成就感的。”
奇才的建队思路已经改变了联盟的风气。
与后世宇宙勇的建队思路一样,突然发现一支球队不需要大牌明星作为救世主,老老实实地培养新秀才是正经。
雄鹿凭借成功的选秀,已经拿下总冠军,他们与勇士一样,每一名球员都是凭借选秀或者淘宝拿来的。
灰熊凭借着莫兰特、短臂展的霸王龙贝恩、NBA盖帽王小贾伦-杰克逊,迅速崛起。
凯尔特人更是探花之家,更是以惊人地速度打进了总决赛,反倒是球队重金引进的爵士核心戈登-海沃德成了玻璃人。
小牛、掘金、老鹰都是因为球队的选秀受益,成为了一方豪强。
新时期的每个新秀也更愿意守住自己的“城池”,而不是轻易就离开,这一点颇有老一辈球星的风采。
可以说05-15年期间,大牌球星频频出走的风气,在这些新一代球星身上,会被渐渐纠正过来。
日后也不会再去耗尽心思组建三巨头球队了,更多的是球星在生涯末期寻求突破,而不是正在当打之年寻求抱团。
该向对手学习,NBA每个总经理的必修课。
喜欢NBA写轮眼请大家收藏:(www.xsbiqu.com)NBA写轮眼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