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看着巴特尔斯离开的背影,皱了皱眉头。
“杨侍郎,你认为巴特尔斯说的是真的吗?”
杨嗣昌点了点头,“应该没错,他只是个小人物,而且还想要留在这里,说谎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听闻此言,孙传庭目光一凝,以前拍在桌子上,冷哼一声,“看来窝台扬族长没怀好心呀!”
杨嗣昌苦笑着说道,“当时袁督师想要用粮食救援喀喇泌部落,换取他们的感恩,现在看来,皇上做的是对的,就算拿出粮食给喀喇泌部落,恐怕也换不来真心。”
孙传庭冷哼一声,“如果真的给他们粮食,说不定,他们还会把粮食给建奴,然后再来算计我们,真是可恨。”
杨嗣昌摆了摆手,“孙总兵,虽然窝台扬族长不怀好心,但是我们知道的也不晚,所幸没有上当。”
孙传庭沉默良久,忽然开口说道,“杨侍郎,这段时间,九边的武器弹药像辽东转移不少。”
杨嗣昌脸色一变,摆了摆手,“孙总兵,此事莫提,相信皇上已经有了决断。”
孙传庭长叹了一口气,“希望如此,否则真的危险了。”
……
朱由检看到孙传庭传来的密信,不由长舒了一口气。
他的判断是对的!
或者说至少有八成的把握,历史没有改变。
既然没有改变?
朱由检忽然想起袁崇焕送来的奏折!
建奴兵马正在锦州附近集结!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建奴想要两面进攻?
朱由检摇摇头,绝对不可能!
建奴就算想这样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没有那么多兵马。
更何况,经过多年的修缮,锦州城坚固无比,想要从这里突破,几乎不可能。
既然这是不可能,又是为什么呢?
袁崇焕从九边调走大量的武器弹药,来补充锦州的不足。
这样一来,除了辽东,其余的地方都弹药不足。
突然,朱由检脑海中升起了一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
如果锦州附近的建奴屯兵是假的?
然后借着这个机会,调走九边的武器弹药,让这些地方的防御松懈。
拿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可是,真的没有发生吗?
如果在历史上也有这件事情,袁崇焕种九边调动武器弹药,结果害的九边空虚,被建奴趁虚而入。
可是,袁崇焕在这之前也上书请示,结果朝廷以为建奴真的在锦州附近屯兵,然后就顺理成章的答应了。
等到建奴从喜峰口突破,崇祯皇帝才明白有些不对劲。
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崇祯皇帝动了杀心,但是,由于这件事情是他同意的,自然没办法明说,所以只能用别的借口斩杀袁崇焕。
但真实的原因,说不定真的是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朱由检忽然有些理解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斩杀袁崇焕。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斩杀袁崇焕,绝对不会留情。
至于斩杀毛文龙,也不过是个引子而已,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不过这件事情也许对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有影响,但是对现在的朱由检却毫无影响。
因为朱由检已经知道建奴会从喜峰口突破,并且为之已经做好了准备。
卢象升,孙传庭,再加上京师的兵马,一共九万人,这场战斗能取得多大的成果,就看杨嗣昌的本事了。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在同时展开了行动。
周遇吉!
朱由检已经给周遇吉送去密信,让他到达津卫,尽快筹备船只,不只是炮船,还要有运兵船。
当然现在还没有造出大型的运兵船,不过,津卫原本就是港口,那里有很多商船。
既然没有运兵船,那就暂时使用这些商船,运送兵力。
朱由检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想让周遇吉带兵前往辽东。
只要这边的战斗打响,另一边的士兵就会快速登岸,然后直奔建奴而去。
所以,现在主要的就是等待!
……
巴特尔斯心惊胆战的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额头上冷汗直流,因为他知道,此刻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只要一句话,他就会人头落地!
孙传庭坐在主位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巴特尔斯,缓缓说道。
“巴特尔斯,你在喀喇泌部落的生活,过得很苦吧?”
巴特尔斯愣了一下,急忙拱手,“小人以前的生活还行,可是自从窝台扬族长骗了小人之后,小人就什么都没有了,就连吃顿饱饭都是奢侈的事情,过的实在是难过。”
孙传庭点了点头,“巴特尔斯,你去没去过大明?”
巴特尔斯脸色一变,随即咬了咬牙,“不瞒大爷,小人曾经追随窝台扬族长去过附近的地方。”
这句话也是他大着胆子说出来的,因为,他们可不是受到邀请,而是偷偷的越界劫掠。
他现在已经隐隐猜的出来,眼前这些人恐怕不是什么劫匪,而是官兵。
孙传庭淡淡地说道,“巴特尔斯,既然你来,那你说是大明好,还是你们那里好呢?”
巴特尔斯急忙拱手,“当然是大明好,只是可惜我们生在喀喇泌部落,只能去受那一份苦。”
孙传庭目光灼灼的看着巴特尔斯,忽然开口说道,“如果给你一笔钱,让你来大明生活,你愿不愿意?”
巴特尔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连连拱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