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睁开眼睛,摸着自己的胡子,看着一身很朴素的蓝褂子,不知为啥,有点苦恼。
这个世界上感受不到猫儿的气息,又不像上一次那么隔了个海,也就是说这一次猫儿是真的没和自己到一个世界里来,这样的话……要不要直接死回去呢?
白玉堂刚刚动了这个念头,就不得不否决了。
有什么很熟悉的气息,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了。
不是猫儿,而是另外的东西。
剑气。
是白玉堂十分熟悉好似身体一部分的剑气。
承影,或者说,画影。
当初被展昭送出主空间满世界寻主的画影剑,居然落在了这个世界!
是因为这个“碎片”本身的“剑意”么?
不同于白玉堂从刀改到剑的半路出家,这个名为无名的身体里,拥有着的,是真正属于古长庚的先天剑意,承自混沌之力,源于上古,剑意之宗。
这么算来,这画影循着剑主的气息找到这个空间其实并没有错。
画影身在之地似乎有些奇怪,无名身边只有一名叫做剑辰的弟子,身无长物,倒也无需挂心。
这弟子也是个听话的,听了师傅说要出门,居然连理由都不问就跑去收拾行李准备钱粮备好马车静待师傅出发。
简直就是乖得不能再乖了。
白玉堂看着剑辰,决定一定好好养这个孩子。
白玉堂是看过《风云》的,这还是要归功于文姐。在身为白少的时候,他和猫儿一起被文姐拽着看了太多的片子,这一部当年火遍大江南北,自然是看过的。
对无名这个人,当初的印象也不过一式“万剑归宗”,如今看来,这剑气外放以气成剑的本事其实也并不如何复杂。
端得是需要强大的内力和对剑意的感悟罢了。
而内力这东西,白玉堂如今已然不缺;对剑意的感悟,又有什么抵得过先天剑意?
先天剑意,本质上是一种悟性,对剑的悟性。
假设一个普通的剑道高手领略一把剑或是一式剑招的真意需要看十遍,而以先天剑意的悟性,他只需要一眼。
生自混沌的这些人,对于不同的武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悟,而原本古长庚有的,是先天刀意,而非剑意。拥有着先天剑意的,是伏羲。
但是,鉴于当初生存艰难,这一家子都采取了资源共享的方式,互相之间都将这天赋进行了拆杈融合,于是大家在融合过后都兼具了多种悟性,他和伏羲的是最正常的,旁人的……
女娲常用法杖,那自然不是先天杖意,而是与棍法啊之类的长兵器都通的,结果名字到最后也没定下来。后来女娲常用宝莲灯了,也就没谁再去纠结起名字了。
鸿钧法宝乃是造化玉碟,用法多样,可以砸人、收人、抛飞盘等等不一而足全靠开发,这也是没什么名字的,先天碟意什么的,听着更多的像个厨子啊。
陆压本身是离火之精,天成的火种,用的东西是个葫芦,而那葫芦中的斩首飞刀原本也不过是依附葫芦炼成的副产品。葫芦属木,木能生火。那飞刀原本就不是什么金属,原身不过是葫芦籽罢了。这个到底是要叫“先天木意”、“先天葫芦意”还是“先天火意”曾经在大家吃饱喝足途中休息时候争论过,但是……最终也没有定论就是。
不过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白玉堂都结结实实地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剑客,他原本,是个刀客来着。而承影原本便是雪山之精,后来机缘巧合成为“天子三剑”,在最初时候根本就没有原型,你能指望一捧雪原本有什么形状?而在跟着古长庚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承影在战斗中一直都是当刀来用的。
一面刃为刀,双面刃为剑。用刀的时候,可以按着刀背发力,而剑……呵呵,除非是想自残断掌,否则一般不会有谁这么干的。
白玉堂用了很多年的刀,也用了几百年的剑,如今武道已然大成,早已不拘泥于形式。只不过……和自家猫建立了更多联系的,还是画影,所以白玉堂更多的倾向于承影的‘剑’这种形态。
何况,承影本身,因为是“水”,所以也含了“光”在内。
含光、承影原本一体,宵练剑为其统。三把剑,原本就是一把剑的不同形态。
承影,只能在日光下得见,其姿如暗影;含光,只能在黑暗中得见,其姿如流光;宵练,只在光影交替的一瞬得见,其姿煌煌,不可言。
说白了就是利用水不同形态对光的不同反射折射造就的玄奇效果,所谓的三剑,其实究到底,根本就是一捧水。
而水是怎么被锻造成剑这种问题,这就需要问铸了那把剑的那位神人了。
这剑只知是周朝出品,却并不知动手铸造的是哪个人,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不过是承影自己闲来无事化了形,在人间打了个滚儿,戏耍了一番。
冰雪之精,原本就是个跳脱的性子,失了主人下来玩耍,也没有什么奇怪。
而在这个世界里,女娲共向人间投入了四块奇石,其中第三块,名为黑寒。
这黑寒铸成的剑,正是无名此番追寻的目标,也就是画影寄身之处。
四块奇石,第一块冰魄,可保尸身不腐;第二块白露,最终成为聂家雪饮刀;第四块原本最符合画影的姿态,是液态奇石,可惜铸了钵盂,为画影所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