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这地方离越乡市区不远,也就30公里左右。
应俊小时候来过这里一次,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要说王羲之故居其实有两处,一处在太东省,是他出生和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后来南北朝嘛,像王家这样的大族,自然是举族南迁了。
而越乡这里的兰亭就是王羲之晚年生活的地方。
最有名的《兰亭集序》也是在这里附近的会稽山写下的。
应俊停好车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便花钱请了一个导游。
由于应俊出手阔绰,导游倒是很耐心的给应俊和沈夜,讲解着各处景点和王羲之的生平事迹。
其实所谓的某某故居,景色都大同小异。
要是一个外省人,看到这种古典的江南小镇风格,自然会觉得很新鲜也很好玩。
但对应俊这个土生土长当地人来说,这里的古风还不如崇仁镇,自然是没多大兴趣的。
其实去参观故居之类的景点,主要是看游客对这里的主人是否感兴趣。
你要是某某的粉丝,去参观他的故居,自然会有一种朝圣的心情。
而王羲之这人,除了书法,就只剩一个成语“东床快婿”了,其他地方真的没什么可说的。
所以应俊对王羲之这个人完全无感,还不如去看看钱江市的于谦墓或者岳庙。
应俊觉得有些无聊,但一旁的沈夜却听的津津有味。
一方面从小生活的钱江这样的大城市,自然没怎么见识过这种江南古镇。
另一方面也是从小受父母影响,对书圣还是相当崇拜的。
沈夜自己就练过几年的毛笔字,而且写的还不差。
这方面应俊就完全望尘莫及了……
一个小镇,地方也不是很大,景点也就那几个。
所以导游小姐姐带着应俊和沈夜逛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逛完了。
应俊适时的提出要求:“王导游,这镇里有比较有名的书法家吗?我想买副字回去。”
凡是做导游的,最喜欢的就是游客来买纪念品了,因为一般带队的导游都会有提成。
后来国内各种低价旅游就是这么来的,一次旅游的团费刚刚够来回机票钱,可不就要从游客购物上赚回来吗?
碰上脾气好的,买不买随意,无非多去了几个地方转转,那就还好。
可极品也不是没有,各种强制消费,不买东西就破口大骂的导游,后来被曝光的可不少。
兰亭这里,商业气息还不是很浓郁。
事实上,应俊印象里江南大多数的古镇都是如此。
所以王导游一听应俊要买纪念品,眼睛瞬间一亮。
但紧接着又听说应俊是要书法家的字画,顿时有点失望起来。
这种东西,可不是寻常纪念品,自己可没法拿什么提成。
但身为导游,职业素养还是有的,所以很微笑着回道:“有的,王羲之的后人就住在镇里。现任家主王鸿轩就是国内有名的书法家。”
呵,王家当代家主,这个名头够响亮。
既然是国内知名,那绝对够用了,就是他了。
于是,应俊小心翼翼的问道:“这位王先生的字卖吗?”
“当然卖,只不过价格不低,几万块一副吧。”王导游看了一下四周无人,这才小声的接着说道。
“王家是个大族,那么多代了,自然有些吃喝嫖赌之辈,这一大家子如今全靠王老爷子养呢。
而王老爷子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卖自己的字画了……”
应俊听了之后,心中一喜,那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就怕你是室外高人,视金钱如粪土的那种,那就比较麻烦了,还得想办法投其所好才行。
应俊自从有了钱之后,在这种小事上,最喜欢的就是简单粗暴的用钱解决问题。
有钱人最怕的就是欠人情,应俊去买字画,王老爷子收了钱后,那就钱货两清,以后也再无瓜葛。
要是应俊托人找关系什么的,去免费求得一幅字,表面上看着好像省下了一笔钱。
但等到将来还人情的时候,那可就不一定是多少钱喽……
“那麻烦王导游带我们去王老爷子那里吧,等事情成了,我会给一笔介绍费的。”
王导游闻言心中一喜,自己解释那么多,等的可不就是这个嘛。
原本以为应俊能大方点,给个百来块带路费就不错了。没想到应俊虽然年纪轻轻,出手却如此大方。
可惜就是身边跟了个美女,一看就有主了,不然自己都要动心思了……
能在这里做导游的,又姓王,自然是非常吃的开。
事实上也是如此,王导游带着应俊和沈夜进入王家的大宅,甚至都不用敲门通报。
一路上,几乎碰上的所有人她都认识。
最后,王导游带着应俊和沈夜到了一个会客室,又和一个管家模样的说了几句。
管家吩咐人给应俊和沈夜泡了两杯茶,然后就走了。
王导游则对应俊说道:“一会儿你们自己和王老爷子谈吧,我就不掺和了,在外面等你们。”
等到王导游走了,应俊就开始打量起这个会客室。
这里的家具都是明清仿古风格的,至于木料是否值钱,那应俊就不懂了。
而会客室的墙上就挂着好几副字,应俊虽然不懂这行,但至少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于是小声的问沈夜:“你觉得墙上挂的字,怎么样?”
沈夜起身走近看了一会儿,小声说道:“是个高手,至少比我爸厉害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