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范动作不停,口中道了声好。
“抓钳把乙状结肠抓起来,我看看下面。”
丰范眼睛一直盯着腹腔镜显示器,口中吩咐。
旁边的一助白教授,立即用无损伤抓钳,将乙状结肠提起,完全暴露肠系膜和血管。
丰范看了后,微微点头,随后用超声刀,在肠系膜二级血管处凝切膜和血管,向远端分离……
操作一步步进行。
这些操作,在丰范的脑海中,就像是演练了无数遍一样,高级水平施展出来,游刃有余,所有动作也水到渠成。
尤其是他专门提出来的那三十多条细节,更是执行的分毫不差。
可白教授和费教授两人,就没这么轻松自在了。由于这些细节技术,对两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也就是在手术前三个小时才听到,连背都没能全部背下来呢。
所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费教授白教授两人,一直是处于提心吊胆状态,一直在想着走到这一步的时候,要把哪个细节做好,走到那一步的时候,要把哪个细节做好。
两人的脑子,几乎是一直都处于高强度状态下,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两人也同样以为,丰范和他们一样,虽说是提出了这些细节想法,但可能在提的时候,是想到哪就说到哪,有可能说完了就把前面的忘了。
两人是想着,丰范要是忘了哪个细节,他们两人也好及时提醒。
毕竟那三十多条细节,是他们全部经过郑重思考推论和验证过,确实能对小婴儿有更好作用,更轻损伤的。
整个手术做下来,费教授、白教授是累的不行。
脑子太累了。
一直在思索着,接下来会用到哪些细节,千万不能忘。
可做着做着,他们发现,丰范根本就不用他们提醒,所有细节在他手中,似乎就那么信手捏来,做到某个阶段,自然而然就用上了。
整个流程下来,白教授和费教授发现,丰范已经将那些细节,都已经非常熟练的融合到了整个流程当中,没有丝毫的突兀,用的非常流畅自然。
最终,确保肠管无扭转后,缝合固定肠管,重新建立气腹,探查腹腔,检查无状况后,解除气腹。
收尾操作后,手术完成。
就连这最后的收尾部分,都包含着两个细节,丰范也都全都到位的做到了。
费教授看到这时候,哪还不明白?
心里乐呵呵的想着:“这细节,看着是丰范才刚刚提出来,或许他在研究院里,早就这么在做研究了,甚至已经在模拟手术中练习过多次了,才如此熟练的。”
这么熟练的基本功,把那些细节融入到所有操作中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程度,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费教授估计,在术前的讨论会上,丰范故意说才想到一些细节,也就是在他们这些老教授面前,稍微谦虚一下而已。
“难怪白教授如此看重这丰范。”费教授此时,看向丰范的目光,也是带着浓浓的欣赏之色。
这样有实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同时还如此谦虚,哪个人能不欣赏?
……
手术成功的消息传出来后。
不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爷爷协会大佬,都是松了口气。
协会大佬还专门和丰范打了个招呼,感谢了丰范一番。言语之间虽说没有更进一步客套的话,但这个人脉关系,是建立起来了。
丰范脑海里,也出现了新的字迹。
【完成触发任务:解决先天性巨结肠难题。】
【任务奖励:手术状态卡,经验值120点。】
“有了这120点经验值,我的总经验值,达到580点了。”
“这次过半,是真快啊。”
丰范很满意这个奖励。
……
六个月大的小婴儿病人,在术后观察了十天后,终于放放心心的出院了。
术后恢复很好,这也让整个医院上上下下,都对丰范赞叹敬佩。
丰范的那些细节改良,导致手术疗效的提升数据,也让白教授、费教授两人,带回了医科大学研究院去做研究对比。
费教授甚至说,这些数据对比应该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等对比结果出来后,或许还能专门帮丰范出一篇文章。
费教授让他的团队,将这次手术的数据,和之前其他“小婴儿手术”的一百台手术数据做对比。
对比下来,发现丰范的这些细节,让治疗疗效,术后恢复时间,对影儿的损伤率,术后并发症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正向提升。
于是,一篇新的文章,在丰范、费教授等人的共同下出炉了。
这篇文章出来后,相当于是将业界内,对小婴儿巨结肠起到了改良和规范的作用。
某公司。
一男人坐在高管办公室里,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剧痛。
很快,他额头就出现了细密的冷汗,“最近肚子疼的频率,怎么这么高?”
最近几天,他接连出现肚子疼的症状。
刚开始的第一次、第二次,还以为是吃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是肚子着凉了。
毕竟肚子疼这种小问题,从小到大,哪个人不经历个几次?
一般都是喝杯热水,暖暖肚子,或者挺过这段时间,也就好了。
可最近几天,他接连肚子疼,每次都疼的他额头冒冷汗,甚至浑身颤抖。
同时,还逐渐的出现了脱水的面相。
“不行,得去医院看看了。”
“可千万别是什么大病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