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医院。
医生办公室里,这几天医生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医学科学奖这件事。
拿到大奖的丰范,自然也成了众人重点讨论的对象。
听着众人的讨论,周春之心里满心羡慕。
“丰大夫是真聪明啊,竟然把改良吻合器,都做到巨结肠领域了。”
“对比起来,我可真笨,连他前段时间教我的双镜技术,都没能全部理解下来。”
周春之本来也是天之骄子,是很多人看好的,很有潜力的天赋种子选手。
本来也是“班级里第一”的,可一对比丰范这种尖端人才,她自己就变成了像是小镇做题家,来到了大城市,忽然发现比她优秀的多了去了。
“这台手术,用双镜技术怎么做啊。”
周春之这几天,顾不上别的,一直都在发愁一台手术。
这是一例结肠复杂肿瘤手术。
按照卢教授的要求,她得全面覆盖双镜技术,这台手术,自然不例外。
可是这台手术台过于复杂,用之前几台双镜手术积累下来的经验,依然没办法做。
这次的病人肿瘤,很危险,难度大,手术中的意外风险非常高,一旦做不好,就会在手术台上出现生命危险。
所以这几天,周春之一直在犹豫,一直在考虑这台手术。
甚至周春之心里,有点想放弃这台手术。
周春之纠结了半天,一直在盯着病人的档案,翻来覆去的看。
最终,周春之来到她的上司,卢教授的办公室。
“卢教授,这台手术,我想申请放弃双镜技术,用开腹手术。”
卢教授皱了皱眉:“怎么,难度大?”
周春之点点头,想着把她总结出的那些困难点,都说一下,可她一抬头,就看到了卢教授脸上那失望之色。
不知怎么的,她一下就说不出来了。
卢教授不仅是她的顶头上司,也是她的老师,教给了她很多东西,同时也对她给予了很大的期望。
甚至卢教授还经常说,希望周春之能像丰范那样,成为和平医院的明日之星。
周春之还记得,卢教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开拓创新的精神要强,多想想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你看看研究院的丰范,那新思路一个个的往出蹦。”
可周春之扪心自问,她却是连这一个双镜技术,都搞不定。
这还是丰范已经帮她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只是让她拓展的一门技术而已。
她就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吗?
卢教授看到周春之不说话,便又苦口婆心的教导起来:“小周,有困难我理解。”
“不过,这双镜技术,我们高层开会讨论过,应用在复杂结肠肿瘤上面,理论技术上是应该可行的,具体到现实之中,肯定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的,这就需要你去克服了。”
“这台手术,我依然是建议用双镜技术。”
周春之最终,心里给自己紧了紧发条。
她确实,不能这么轻易的放弃啊。
周春之点点头,再次回到了自己办公室。
这次,她绞尽脑汁后,想了个相对更安全,更稳妥的手术方案。
这套方案的核心宗旨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她顾不上别的了,她要先出成绩。
什么成绩?就是先把双镜技术,在患者身上应用出来,至于手术做的好不好,那再慢慢改,再慢慢提升,改进嘛。
所以周春之最终设计出了这么一种手术方案。
虽然耗时很长,手术流程也很复杂,甚至相比于传统的开腹开刀外科手术来说,其高耗时和低下的手术效率,已经完全不占任何优势了。
可以说,除了名字上,它还是双镜技术,还是内创手术之外……
其余的,包括在手术耗时上面,流程步骤复杂程度上面,以及在手术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面,全部都没有任何优势。
“就这样吧。”
这已经是周春之能想到的,最顾及安全的考量了。
虽说没有什么优势,但最起码,相对来说应该是最安全的。
制定好了治疗方案后,周春之将这份治疗方案,在内部网络提交上去后,开始准备手术。
她的老师卢教授,也在内部系统上,看到了这份治疗方案。
“唔……有点过于保守了。”
卢教授眼眸中略微有些失望:“这要是丰范在这里,肯定不会做的如此效率低下。”
“不过,这也算是没有多少风险,相对而言最安全的手术术式了。”
安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在术后疗效,治疗效果上面,就比较差劲了。只能勉强保证手术中不出事,不出意外。
……
手术室,周春之终于开始了这台复杂危重结肠肿瘤手术。
可做着做着……
复杂结肠肿瘤,还是太难处理了,即便是使用双镜技术,用两个视角,用结肠镜辅助的情况下,这结肠肿瘤还是没办法切出来。
要是强行切除,恐怕会对结肠,乃至整个腹腔,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病人在术后复发。
“不行,必须得转开腹开刀手术了。”
周春之在斟酌片刻后,不得已做出了这个决定。
腹腔镜结肠镜的微创内镜手术,宣告失败。
这台手术,出于安全考虑,只能中转开腹开刀手术。
这种开刀手术,是传统手术,周春之用起来是得心应手,而且开腹开刀后,手术的术野是非常舒服的,操作空间也是更大,容错率更高,肩膀上的压力更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